全國勞動模范——肖衡同志先進事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梁。早在2017年4月,肖衡同志就被濟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濟南市勞動模范”;2018年4月,他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范”;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經過層層推薦、逐級審核,該同志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創造了企業歷史。作為工程建筑施工一線的杰出代表,肖衡同志深刻踐行了集團“艱苦奮斗 努力拼搏 講求實效 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和“敢為人先 勇于擔當 樂于奉獻 服從大局”的項目精神,用實干、創新和奉獻書寫了新時代勞動者的奮斗篇章,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事跡是企業發展的縮影,更是全體員工學習的標桿。
做長期扎根現場,肯吃苦、重實干的“建工人”。
肖衡同志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畢業后就確立了在工地一線扎根的信念,堅定選擇了施工一線的基層崗位。自2001年入職集團以來,25年間,他穿梭于參建項目施工現場的每一個角落,用過硬本領和堅韌意志扎根工地、堅守現場,將實干的汗水揮灑在參建的每一個項目。25年時間能讓一株嫩芽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能讓一幢幢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也能讓肖衡同志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
2011年11月至2014年9月,他參建濟南市中心醫院醫職配套樓工程。為了解決工期緊張、施工場地狹小等困難,他不舍晝夜地投身施工一線,不怕苦,不怕累,帶領團隊結合前期濟南市中心醫院綜合病房樓工程的施工經驗,成功運用住建部推廣的“2010版建筑業十項新技術”中8個大項、36個小項新技術,順利解決了住宅工程常見質量問題,高標準確保了工程質量。項目也因此榮獲“省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省建筑工程優質結構”“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優良工地”等榮譽稱號,斬獲省級QC成果1項、省級工法1項,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1篇。
2020年5月至12月,他參建濟南市職工文化事業發展中心職工健身中心南院老舊建筑改造提升工程。該工程為老舊建筑改造更新,場地狹小、材料進出場運輸難度大、外界干擾因素多等諸多不利因素處處掣肘。在保證原有結構穩定、按照設計圖紙施工的原則上,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敢為人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創新編制對應方案,創新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最終,該項目成功克服諸多施工困難,按期完成各項施工節點并順利交付,同時獲得專利5項,為廣大市民的體育鍛煉提供了優質的場所,深刻踐行了作為一名中共黨員“為人民服務”的鏗鏘誓言。
我們干建筑施工的,就是得扎根現場,就是得踏實肯干。集團全體員工要學習他長期扎根現場、肯吃苦、重實干的工作作風,筑牢崗位責任心,錘煉崗位基本功,落實崗位責任制,扎扎實實為企奉獻。要相信,只要肯在本職崗位上深耕,依靠勞動創造為集團做貢獻,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得到員工的認可、得到企業的認可,得到社會乃至國家的認可。
做不斷追求創新、突破瓶頸,用創新實現降本增效的“建工人”。
在建筑施工行業二十余年的摸爬滾打,鍛造了肖衡同志豐富的施工技術經驗。在工作中,他尤其注重智慧建造、綠色施工、科技創新和BIM應用,特別擅長采用創新技術突破參建工程中遇到的難點、瓶頸,在降本增效方面持續發力。
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參建山東匯金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期間,他帶領團隊創新并運用《房屋建筑中高大連續空間結構懸空支撐體系研究與實踐》《復雜外造型建筑中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采用鋼架支撐的研制》《承壓型囊式擴體抗浮錨桿施工技術》等多項成果,創造了近520萬元的經濟效益。
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參建新建濟南市應急救援儲備中心項目期間,他帶領團隊創新并運用《鉆孔灌注樁反循環施工技術》《預制疊合板現澆板帶免支撐加固施工技術》等多項成果,既確保了施工質量,又顯著縮短了工期。項目提前50天封頂,提前8個月竣工,創造了近100萬元的經濟效益。
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在參建濟南漢峪金融商務中心B01地塊綜合樓及附屬設施項目期間,他帶領團隊創新并運用《基于BIM技術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與塔機間安全通道施工技術》《電梯井內操作與防護一體化施工平臺提升施工技術》《基于BIM的雙曲面蜂窩鋁板幕墻安裝施工技術》《異形鋼結構中蜂窩鋁板幕墻龍骨連接件優化施工技術》等多項成果,創造經濟效益達280余萬元。近年來,在創新驅動的加持下,肖衡同志參建的多個項目累計節約成本達900萬元,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集團全體員工要學習他不斷追求創新、突破瓶頸,用創新實現降本增效的進取精神,敢于挑戰傳統思維,勇于嘗試新技術,加強項目精細化管理,積極開展勞動競賽,激發降本增效的新動能。要進一步深化“工作創新年”活動成果和“科技創新月”活動成果運用,積極探索運用新方法、新技術解決行業難題,進一步加速激發創新活力、加速聚集創新要素、加速釋放創新潛能,助推集團“一二四四四六七”工作體系中的項目精益化戰略、數字化轉型戰略及“科技支撐”真正落到實處,為集團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增添新引擎,澎湃新動能。
做持續為企業創造業績,不計個人得失、多為企業做貢獻的“建工人”。
近年來,肖衡同志聚焦重點項目,帶領項目技術創新團隊開展創新攻堅,每年均解決大量一線生產難題,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公眾信任,也讓“山東建工”的金字招牌更加亮眼。
山東匯金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是濟南西站片區的地標性建筑。該項目外觀設計新穎,內部結構復雜,不同的功能區域有連續內部大型挑空,樓板開洞不連續,有著“清泉石上流”的設計理念。在建設期間,團隊面臨著內部連續共享高大空間結構需要新型支撐技術保障施工等技術難點,而在當時,全國范圍內都沒有相關施工經驗能夠借鑒。他和團隊聯合組織業內專家多次研究、論證,梳理出了五種方案。最后又從安全性、經濟性等不同方面進行比較,結合經驗推斷,經過無數次小心嚴謹的論證,最終決定使用“貝雷梁組合支撐體系”這一新技術。“貝雷梁”是應用在大跨度橋梁施工中的一種支撐技術;他們創新性地將“貝雷梁”與其他技術組合并應用在房屋建筑結構施工中,這在全國范圍屬于首創。在順利運用該技術的基礎上,他們總結形成了“房屋建筑中高大連續空間結構懸空支撐體系研究與實踐技術”。該技術榮獲全國“工程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后來被業內多個建筑項目所借鑒,成功解決了國內同類型大跨、高跨空間房屋建筑支撐體系難題,對于整個建筑行業來說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此外,針對項目外立面結構復雜的困難,他們還發明了復雜房屋外立面自提升防護腳手架技術,順利解決了施工難點。最終,該項目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省建筑工程優質結構”“省建筑質量泰山杯工程”“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示范工地”“市建筑工程優質結構”“市建筑工程泉城杯”等諸多榮譽,并取得了國家級、省市級成果近30項。
在參建濟南漢峪金融商務中心項目期間,他帶領團隊在標準化管理和科技創新領域持續發力,在綠色施工領域深耕,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地。在他們孜孜不倦地努力下,該項目榮獲“國家級AAA工地”,是華東地區六省一市安全生產標準化學習交流的典范,成為“全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學習交流項目”,榮獲“省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省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示范工程”“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重點工程創新創優勞動競賽優秀項目部”等諸多榮譽稱號;在揚塵治理上連續2年獲得市住建局共8次通報表揚,連續7個季度獲得“市揚塵治理較好的工程項目”;在科技創新方面,榮獲國家級、省市級成果50余項。
集團全體員工要學習他持續為企業創造業績,不計個人得失、多為企業做貢獻的責任擔當,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愛崗敬業、拼搏奉獻,誠實勞動、勤勉工作、創造性勞動,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企業利益、員工利益、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深刻踐行“共同的企業、共同的事業”理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生存、發展統一起來,將個人的價值取向與企業的價值取向統一起來,堅定不移維護好企業利益,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創業激情,創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典型就是旗幟,榜樣就是力量。集團全體員工都要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深刻領悟勞動模范肖衡同志身上彰顯的長期扎根現場、不斷追求創新、持續為企業創造業績的寶貴精神和先進做法,積極投身企業生產建設、經營發展、項目攻堅等主戰場,為集團實現“止跌回穩”“二次創業”和構建發展新模式不斷貢獻智慧與力量!
(本報編輯)